熱門搜索:路線 老牛灣門票 展示
老牛灣景區,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萬家寨鎮境內。以黃河為界,她南依山西的偏關縣,北岸是內蒙古的清水河縣,西鄰鄂爾多斯高原的準格爾旗,是一個雞鳴三市的地方。黃河從老牛灣景區入晉,內外長城從這里交匯,晉陜蒙大峽谷以這里為開端,我國黃土高原滄桑的地貌特征在這里彰顯。同時也有大河奔流的壯麗景觀。這里是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,同時也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。
老牛灣自古以來地理位置就十分特殊,這里是宋時楊六郎鎮守三關中偏頭關的前沿陣地。也是走西口時出入關的要道之一。有著黃河入晉第一村、一唱雄雞聞三縣的美譽。黃河之水出河套至此拐彎流經深山峽谷奔騰南下,古長城至此逶迤東去。這里的古堡、古樓、古渡、古棧道、古廟、古村落更讓人驚嘆不已
據考古發掘和史料記載,老牛灣是黃河文明的發祥地之一,屬新石器的仰韶文化。三國時期曹操北定中原曾征戰至此,安營扎寨,并構筑長城——藩籬,成為抵御外族的屏障。老牛灣堡建于崇禎九年(一五三五年)。“兵備盧友竹建堡,堡周一百二十丈,高三丈五尺。”明成化三年(一四六七年)總兵玉璽筑墻,東樓滑石堡,西臨黃河岸。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。老牛灣境內長城共綿延約八公里。其結構為磚砌長城、石壘長城、夯土長城、石崖長城。老牛灣堡是明長城山西段的重要關隘。周長五百六十多米,外墻用石塊砌成。有城門洞和甕城。內有青石板鋪就的街道長三百米,鋪屋二十多間,廟兩座還有戲樓,堡內原有守城器械16件,兵器147件,火炮8門,火筒20多件,弓箭若干。
歷史正在書寫新的篇章。隨著引黃入晉工程和萬家寨水電站的興建,老牛灣變成高峽平湖。引水灌溉,種花養魚,開發旅游,F如今,老牛灣已經成為一個集休閑、度假、養生和體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地方。
景點介紹
老牛灣堡:在老牛灣堡緊臨黃河的山崖上,有一座至今仍保存很好的磚砌空心敵樓——望河樓。此樓雄踞崖上,俯視黃河,是偏關著名的風景地之一。望河樓又稱老牛灣墩、護水樓。建于明萬歷二十五年。墩高二十二米,上建有垛口和樓櫓。墩體正面有供士兵上下的繩體和通道,用它瞭望來自黃河的敵情,點燃狼煙向東、南兩邊長城傳遞信息。被稱為“天下第一墩”。
望河樓:山西老牛灣不只有明代古堡,還有屹立懸崖之上的望河樓,望河樓的年齡與老牛灣堡一樣,雖然同樣有400多年的歷史,但是保存確十分完整。望河樓四面無門,只有一個小窗戶,并不知道古時將士如何進出,可謂一大謎團。
乾坤灣:乾坤灣,位于從萬家寨到山西老牛灣的路上,也是景區的一大特色,180度長灣,將黃河母親的婀娜體態形象地勾勒而出,極富觀賞價值。
大峽谷:無數年的黃河沖刷,在黃河兩岸早就了上百米高的大峽谷,也是景區的一大景觀,谷底就是平靜的黃河。
古村落: 老牛灣古村落,在望河樓南側,峽谷懸崖之上,是一片老牛灣的古村落,這里每處窯洞都有200年左右的歷史,滄桑的窯洞群形象的勾勒出了古時老牛灣人的生活狀況,是一大人文景觀。
長城與黃河:長城是人類軍事史上的偉大奇跡,她猶如一條巨龍蜿蜒起伏于中國北方遼闊的山川大地萬余華里。一九八七年被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。黃河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,被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和母親河。世上滄桑幾千年,黃河、長城承載了中華民族多少榮辱、興衰、苦難與驕傲,寄托了多少理想與希望。黃河、長城這兩大古代文明的交匯點——老牛灣堡更有多少奧秘、奇跡等待人們去探尋、揭秘。
老牛灣不僅有各種美景,就連名字的由來,也是頗具神話色彩。傳說很久以前,天下大雨,經久不停,大地一片汪洋。太上老君有感而動,遂牽牛犁地,讓大水改道。然而距離老牛灣30里地有一山叫做明燈山,山上有亙古不滅明燈,當青牛架犁犁地之間,忽然抬頭看見不滅明燈,受驚,轉頭就跑,神犁在大地上便留下一道大灣,這便是后來的老牛灣 。